无人机造成重大灾难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09日浏览量:
11月1日下午5点左右,一架无人机在山东省东营市滨海大道知青镇附近低空飞行,拍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浪。现场“轰”的一声,无人机如雁落下。目击者称,无人机坠落在路边的草地上,大雁掉进了路堤下的水坝中。他头部受伤,当场死亡。然而,无人机操作者并未现身,涉事无人机被悄悄带走。随着东营黄河口观鸟季的到来,不少网友也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有人利用无人机进行追赶、驱散、低空诱鸟等不文明行为,引发公众质疑。 2025年10月,在东营黄河口湿地,观鸟者发布了无人机冲撞一群鸟的镜头。图片/截图来自e网 东营市公安局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死亡大雁已被“无害化处理”,相关部门正在协调收集线索,寻找无人机失主。如果被发现,他们会被要求写下不再犯罪的承诺,并被列入“黑名单”,不能再进入保护区。无人机嗡嗡声盖过鸟浪声的那天,施伟也在滨海大道观鸟。由于女友喜欢拍摄动物,他在逛社交平台时看到了很多珍稀鸟类。他和女友专程从外省赶来拍摄卷毛鹬。时伟带了一架无人机,这是他日常出门的习惯。然而,他知道这是自然保护区,因此没有使用它。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批成立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准的椭圆形湿地。是主要保护黄河口新兴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的天然湿地类型。总面积15.3万公顷,栖息着野生动物1633种,其中鸟类374种。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一位管理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去年12月,一些有影响力的官方媒体发布了一段与东营鸟潮有关的视频。鸟浪如同飞过天空的鲲鹏,走红,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鸟。今年候鸟来得较早,国庆假期后大批游客来到保护区观鸟。这里有许多当地推荐的最佳观鸟地点,包括滨海艺术中心 (Esplanade)。管委会工作人员表示,滨海大道属于自然保护区内的实验区。服务并允许其他人进入并从事旅游和其他活动。鸟浪每天早晚下午五六点会经过滨海大道观鸟点。数千只鸟齐飞,绵延四五公里,蔚为壮观。无人机与大雁相撞并致其死亡的地点也是滨海大道。多位受访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滨海大道上,他们多次注意到无人机低空追鸟、鸟群冲撞等骚乱。 2025年9月,东营黄河口湿地,一架低空飞行的无人机靠近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库里坎邪。摄影/采访者提供 陈轩是东营当地的观鸟爱好者。从今年8月开始,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带着长焦镜头、望远镜去滨海。找出大道附近的鸟类并记录鸟类的踪迹城市和数字。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去年也有人用无人机观鸟,但不多。 “今年明显增多,鸟鸣声被无人机的嗡嗡声盖住了。”过去,摄影师一般使用长焦镜头来拍摄鸟类。与视觉中国签约的摄影师林雀表示,目前市场上的无人机都追求更广的视角,没有足够高的长焦镜头。这意味着无人机必须靠近才能射鸟,所以他确实做不到。使用无人机捕捉鸟类。不过,也正是因为无人机的广角视角,才让一些摄影爱好者和观鸟爱好者喜欢这个功能。他说,与普通的鸟类特写不同,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群的磅礴气势与无人机擅长展示广阔景观的特点相契合。无人机可以提供多种视角从观鸟到观鸟。此外,无人机可以轻松到达摄影师难以到达的地方。林克表示,对于一些体力不是很强的摄影爱好者来说,使用无人机可以捕捉到鸟类在巢中、飞翔、栖息等行为的独特画面,捕捉到不同的场景。 11月2日,丁沙从外省来到东营观鸟,他注意到,今年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的一波又一波的鸟儿图片是用无人机视角拍摄的。此外,去年东营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二届黄河口国际观鸟季大赛”的许多获奖作品也是以无人机的视角呈现的。 “这恐怕会引起其他人的效仿。”丁莎说道。 “这可能是一生中最后一张照片。”滨海大道上不少观鸟者埃努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根据他们的观察,无人机对鸟类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扰乱起飞时间、改变飞行路线、威胁生命等方面。无人机的突然接近会扰乱鸟群,导致鸟儿行为异常并改变起飞时间。 10月31日至11月2日,吴超在滨海大道观看鸟浪。他注意到,有无人机在湿地飞翔,鸟群即将离开时进行拍摄,捕捉到鸟儿在巢中养育雏鸟的过程,扰乱了其他鸟类。无人机的出现,使得一些原本聚集在固定地点的鸟群被提前驱散。吴超还注意到,当鸟浪停止并逐渐上升时,这些无人机会继续上升,跟上鸟群的步伐。数量如此之多,以至于鸟浪被迫改变了飞行路线。还有更多的无人机1日夜间,鸟浪较31日更高。 2025 年 10 月,一架无人机接近滨海大道附近的一群鸟。摄影/采访者提供 对于鸟类来说,改变飞行路线并不是一件小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也在2025年3月发布文章提醒,候鸟必须依靠坐标、磁场、星座、灯光等进行导航。无人机的干扰会导致导航偏差,特别是对于许多“第一次飞行”的鸟类来说,受到惊吓后可能会“坠落”。更严重的影响是对鸟类生存的威胁。陈旋曾经亲眼看到没有人的飞机靠近来拍摄鸟类。 ”一架无人机径直冲进了一群豆雁,鸟儿惊慌四散。还有一只二级保护动物红脚隼,想要赶走无人机,却只差一根头发丝的距离事实上,无人机对鸟类造成干扰和伤害的地方不止这里。2024年4月,在嘉峪关市南湖生态公园,一架无人机在近距离拍摄一群鸟类时,撞到了一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残鸥。受惊的鸟类纷纷飞到无人机另一侧躲避,被撞飞的残鸥被撞飞。 2024年5月,江苏淮安一只成年白鹳腿部被砍扁,事件发生后,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也发布声明:“无人机的轰鸣声并非对鸟类的干扰,而是对生死的威胁。”研究表明,每次无人机追逐都会引发鸟类的应激反应,导致身体疲惫、抛弃雏鸟,甚至心脏骤停。事故发生当天ch很快就被划为禁飞区,石伟看到了很多无人机,他还看到一架无人机驱散了一群鸟。他试图找到解雇他的飞行员,但由于无人机的飞行范围很大,他无法查明到底是谁在控制它。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滨海大道位于保护区边界。这是一条传统的海堤路,也是一条外路。无法设置围栏进行干扰,管理起来更加困难。该工作人员注意到,有关部门已起草了《2025年保护候鸟迁徙期专项行动联合工作方案》,由自然保护区管理站、自然保护区公安局等共同实施。但施伟和丁莎均指出,根据他们的观察,监管力度还不够。史伟回忆,当天派出所旁边停着一辆黑色汽车,车内的扩音器来回播放着“禁止无人机”,但从他个人的角度来看,“我只看到了车,没有看到人(操作)”。丁莎记得滨海艺术中心早上和晚上的人很多,尤其是黄昏的时候,大概有几百人。不过,执勤人数有限。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几乎连续不断地咆哮着驱赶无人机,但并没有作用。天色太暗,人又多,想要找到控制它的人并不容易。丁莎还向值班工作人员建议对无人机进行干扰,但工作人员回应称设备还没到位。参加自然保护区巡逻的黄河口管理站和大汶流管理站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各站有30名工作人员参与24小时巡逻。每天巡逻一小时。辖区内发现的任何不文明观鸟行为,他们都会予以制止。但管理站没有执法权,不能采取任何强制措施。相比之下,有执法权的公安机关就会多一种处理方式。东营市公安局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公安机关将对首次发现的飞行员进行口头警告。如果他再次违反规定,强制禁止他携带无人机进入公园。不过,该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该法执行存在困难,因为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只能进行口头劝说和批评教育,不能起到真正的警示作用,没有太大的约束力。事实上,野生动物保护法律上已经有相关规定。北京德和恒(昆明)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付英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野生动物保护法》第20条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禁猎(渔)区、禁猎(渔)期间,禁止狩猎及其他妨碍野生动物繁殖、繁殖的活动。如果无人机的飞行区域是自然保护区,其飞行行为可能会违反本规定。造成保护区内珍稀鸟类死亡,或者对野生动物造成直接损害的,可能会面临刑事或行政处罚。此外,还有网友建议当地政府联系品牌商设立禁区。不过,前述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由于生产无人机的企业众多,仅考虑一个品牌是不够的。市浦目前,市公安局正在约谈向该市销售无人机商家投诉的相关人员。公安机关立即调来,搭建了反无人机飞行系统装置。该技术装置可以在检测到无人机的信号后捕获主人的飞行信息。目前,该设备已在当地使用。该工作人员还表示,下一步,东营市文化旅游局将协调相关部门向空域管理部门提出建议,推动科学划定禁飞区或限制区域。此外,当地政府还明确,在官方主办的各类摄影、录像比赛中,凡是无人机追逐、扰乱鸟类拍摄的作品,一经证实,不再有参赛资格。 11月15日,第三届黄河口国际观鸟季帕帕开幕式将举行,这意味着观鸟活动将在黄河口举行。黄河三角洲的兴盛高峰即将到来。如何更有效地管理无人机摄影是当地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则包括照片或视频)由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网易号为社交媒体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